茶小隐解读《茶之路》的文化脉络

发布时间:2014-11-08    热度:

《茶之路》这本书是《生活》杂志原《茶之路》别册的结集,荣获亚洲出版业协会颁发的卓越生活时尚报道奖,“笔触传神富感染力,全篇充满浓烈文化气息,兼具专业知识性,整体筹划及制作宏大而细腻。”故而,《茶之路》一书既有美学价值,又有档案价值,是一本实地探访茶山茶人,追寻和探求茶的源头与真味,反思人与自然、生命与生态关系的踏实诚朴之作。

    茶,并非是一个触不可及的世界,它本身就是许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2013年春茶开采,“茶之路”采访团队历时一年的时间,踏访浙江、江苏、广东、云南、安徽、福建等地四十多座茶山,对于每种茶生长在怎样的水土,经历了怎样的各自区别的种植过程和制作工艺以及茶人展现的制作工艺,均有详述,而且所有图片均为实地拍摄,既有茶山茶树样态,又有制茶工艺呈现。每个普通人的故事都构成了一个不平凡的故事,形成一条真正的有关“茶”的脉络。日前,《茶之路》的特约编辑茶小隐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谈及茶对于她最大的诱惑之处时,简单的“宽容”二字说明了一切。采访之后,她又踏上了新的探访茶山的路程。

    茶,没有浅薄和深刻之分

    记者:很多爱茶之人都沉迷于茶韵,“茶韵”有明确的含义吗?你又是如何理解茶韵的?

    茶小隐:用“韵”这个字来形容,就是因为无法具象为某种具体的味道。岩茶有“岩韵”,凤凰单枞有“山韵”,铁观音讲究“音韵”。如果让外国人来评价,他们会简单地用aftertaste这个词。我个人理解,“韵”就是茶因所在风土(包括地理环境、土壤、小气候等等)和茶树品种而呈现的特殊余味,从茶叶化学的角度理解,都是丰富的内含物质造成。

    记者:除了古人在书中记录下茶的故事,今人也有著书写茶的。你认为如何写茶文化才能写得更为深刻?仅仅观察而非亲手制茶,能够品出茶的精髓吗?不知你读过《茶语者》这本书没有,你感觉如何?

    茶小隐:现在我也不明白什么才能叫“茶文化”或大家都在说的“禅茶一味”。踏上“茶之路”,是因为茶在中国人生活中作为最主要的饮料,存在了上千年,并发展出围绕着它的许多器具、仪式和种种哲学。因此,我们希望踏上茶路,追根溯源,了解茶究竟是怎样被制作出来的。我认为茶是一种非常宽容的事物,可以仅仅把它当做解渴的饮料,也可以在追寻不同的茶香中自得其乐,乃至由茶而生出对人生乃至对宇宙的哲学思考。这些方向,没有高下之分,更没有浅薄和深刻之分,这才是茶的魅力所在。

    观察茶是不会知道茶的精髓在哪里的,但是通过大量对比喝是可以做到的。真正学会做茶,需要在茶山上待上好几年,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对通常的茶友来说不现实。我对“知其所以然”感兴趣,因此愿意行走茶山。但也有很多老茶客,通过经年累月喝茶的体验,对茶也非常了解。王旭烽老师是我非常尊敬的学者,她的《茶人三部曲》启发了我对茶的兴趣,从中可以看出王老师对龙井及江南一带茶非常了解。《茶语者》也是王老师对茶的厚积薄发。

    记者: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茶文化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当下人们对于茶文化的追捧是否有些将茶的地位抬得过高?

    茶小隐:我认为这不是把茶的地位抬得过高,而是把附着在上面的种种文化意义和仪式抬得过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学茶,还原到本真的状态

    记者:一路探访下来,走过多座茶山,拜访了多位茶农,最让你深感神奇之处在哪里?

    茶小隐:很遗憾,并没有“这样一件事”,这就好像我说不出哪种茶自己最喜欢,因为各种茶都有各自的妙处。访茶也一样,惊喜随时发生,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刷新知识。当然,到达非常壮丽的茶山,也会吃惊震撼,比如台湾岛海拔2600米的大禹岭。但我觉得茶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是农事的一部分。因此,出产好茶的茶山,做出好茶的茶人,也都会有特别自然的感觉,遇见他们时心境也会是平和的。好茶,一定出自好的风土,多半远离城市,山水秀丽。同时,也需要爱茶之人悉心制作,仅仅把茶当做生计做不出最好的茶。如果能领悟人和自然互相依存的关系,就能真正了解茶,而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品评茶的滋味。通过学习茶,我们有可能把自己还原到一个更自然、更本真的状态,这是我觉得最神奇的地方。其他的农产品或许不具备这样的精神属性。

    记者:在你走访过程中,是否感觉到手工制茶的人越来越少?手工制茶会完全被机器炒茶取代吗?这样的机器化大生产是否离人们品茶的初衷越来越远,也越来越无法感受到茶文化的精粹?

    茶小隐:茶最早是作为“药”出现的,古人认为茶能解百毒。后来,茶的香气,有振奋精神的作用,使它成为普遍的饮料。所以,无论人们在茶上能衍生出多少文化意义,它本质上还是让人愉快的饮料。手工制茶是手工时代不得不用的方式,当机器出现后,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解放了茶农的劳动,这是一种生产上的进步,不能因为文化人对茶的想象,就要求所有茶农永远采用费时费工的全手工制作。我很尊重坚持手工制作的茶人,但并不意味着机器制作就做不出好茶。不热爱和了解茶,纯手工也不一定能做出好茶。反之亦然。恩施玉露的大师杨老先生说,所有机器都是模仿人手的动作,因此,想用机器做好茶,应该先学习手工制茶。我很赞同这句总结。

    好茶,好喝且荷包不难受

    记者:极品茶叶产量少、价格高,茶叶会否沦为少数有钱人附庸风雅时的陪衬?

    茶小隐:茶是一个非常宽容的领域,虽然各类茶中的上品这几年被轮番炒作,但永远都不缺乏价格便宜、老百姓都能喝得起的茶。

    记者:前些年,普洱茶火得很,价格被炒得很高,近些年,金骏眉又被追捧起来。在你看来,这些茶风光的背后有何隐忧?会因人为炒作过后的衰退而最终被人们弃如敝屣吗?

    茶小隐:这当中必有隐忧。炒作的人会说这些茶还没有达到它们应该有的价值。普洱古树很难得,金骏眉采摘独芽制作也不容易。但茶毕竟不是金子,即使是非常好的茶,也应该有合理的市场价格。在景迈访茶时,台湾来的钟厂长对“好茶”的定义是我最喜欢的:“你觉得好喝,荷包又不难受的茶,就是好茶”。所以,好茶价格过高,如果是因为背后的资本运作,确实会有起伏跌宕的风险。但如果品质在那儿,即使没人炒作价格回落了,仍然是公认的好茶,谈不上会被“弃如敝履”。等级很低的茶,生生被豪华包装和广告打造成昂贵的好茶,这种茶才真正一无是处。

    记者:有人批评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沦为某些食品加工者的广告代言人,那么在写《茶之路》时,你和你的团队如何摒弃广告色彩的?

    茶小隐:我们没有任何赞助商,也不通过政府联系茶农,所以谈不上有广告色彩。此外,任何对推广茶文化有益的传播,我都觉得是应该赞许的。没有必要因为片中细节的不完美,就否定它对推动大众更深入了解美食所做的贡献。《茶之路》同样会有专业上不够严谨可以挑毛病的细节,我们努力做到专业上不浮浅,阅读上不艰涩,尽全力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