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茶

发布时间:2016-05-11    热度:

 

早期台湾茶均由淡水出口,不过淡水港较浅,仅能停泊小轮船,巨轮须泊于一里之外。当时台湾出口的茶叶都运到厦门加套篾,再上轮运出。日本占据台湾后,凿深基隆港,巨轮得以驶入,自1901年之后,淡水的茶叶贸易都转移到了基隆港。
台湾气候非常适宜生产优质茶叶,中央山脉附近的第三纪和第四纪冲积土壤,大部分富含有机物质,且含小石粒较多,尤其淡赭色土壤最肥沃。迈恩博士(Dr. Mann)发现,台湾乌龙茶所具有的特殊香气,除生产土壤之外,另有其他原因,最重要的是特殊的茶树品种:青心乌龙。他说:“除台湾地区之外,再无一处可以集品种、气候及土壤于一处,生产出这种特殊香味的茶叶。”
武夷茶移植到台湾北部后,质量好,引起外商注意。同治五年,英商John Dodd开始收购台湾茶再制,并由安溪输入茶苗,分配给农民,贷放资金,以鼓励他们生产。台产乌龙茶运销澳门很成功,他本拟在艋舺设厂制茶,遭地方反对,转而在大稻埕设茶馆,收购、精制茶叶。茶业从此以大稻埕为中心发达起来,直接促进了大稻埕的繁荣。
Dodd的茶行大发利市,庇荫了洋行里的一位买办李春生。李春生,厦门人,家贫,年十五学英语,阅读报纸,遂知外国大势。同治四年(1865)游台,为淡水宝顺洋行买办。
李春生也担任另一英商“和记洋行”的买办,为英商赚钱,并增值自己的财富,后来自立门户,拓展台湾茶的海外市场,同时经售煤油,单单茶叶一项的输出,每年就达数万担,一时除板桥林本源家之外,他富甲台北。
大稻埕的茶商采购毛茶后,进行最后的再焙火工序:手工拣茶,去除灰尘杂物并搧去碎片,再置诸炭火上进行再火。再火室必须密不通风,烘炉放在砖地上,炉的直径约2尺,深约2尺,没有通风孔,炉内放木满炭,每次可燃烧两星期,毋需加炭。补火所用的竹笼,底部开口,所铺茶叶达9寸厚,中间凹下,火被炉灰所覆,没有明火,火力不强,烘烤温度为180-200℉,时间约8-10小时,茶叶仅需翻动两三次。
茶叶再焙火后即可装箱,箱的里层为铅皮,内衬纸张;装箱后外加用苇草织成的篾包,再加上藤条,加印标。箱茶由大稻埕以火车运送至18里外的基隆港出口。
重庆北路巷内“有记名茶”仍保留这种再焙火室和茶箱。这百年老店,已经是第五代在经营,目前转型老茶厂为兼具销售、教育、参观功能,像小型茶博物馆。二楼原本为女工捡茶区,每天大概有四十多名女工在捡茶,变为艺文空间。
店内的陈设带着浓厚的怀旧意思:昔时海运的茶箱,嵌在茶箱上的铁牌,炭火烘焙室,烘焙炉。
“有记名茶”仍保持以炭火慢焙的传统焙茶方式,成为台北还在完整运作的“焙笼间”,迄今茶厂仍旧维持四十多个焙笼,一个个排在焙窟上,唤“清源焙茶法”;“温柔的炭火,纯净地烘托出多层次的自然茶香,有时带蜜香,有时带兰香”。茶出口没落后,大稻埕多数的茶行纷外移,有记是少数仅存的老店,我有时来这里买茶,偏爱“奇种乌龙”和“文山包种”。
有记门前,即是“朝阳茶叶公园”,一座小型小区公园,却是台北市唯一的茶主题公园,步道上铺设解说茶叶制程的雕刻石板,叙述着台湾茶的故事,园内飘散着阵阵茶香。大稻埕曾是富商巨贾云集发迹的地方,这一带在全盛时期,聚集了约两百多家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