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市场对陕茶“情有独钟”

发布时间:2015-10-20    热度:

尽管出发之前对欧洲市场有比较乐观的估计,但是真正来到欧洲之后,欧洲人特别是俄罗斯民众对陕茶的热爱,还是大大出乎陕西茶人的意料,并在这种出乎意料中,增强了陕茶进军欧洲市场的信心。

10月6日至14日,省农业厅组织8家陕西茶叶企业到俄罗斯和荷兰,在俄罗斯金秋国际农业展览会、荷兰中国农产品交流会上推介陕茶。这是陕茶首次组团“出征”欧洲市场。

陕茶受欢迎,不卖都不行

10月8日,俄罗斯金秋国际农业展览会在莫斯科举行。“中国展团就你们陕茶展位最热闹。”巡展的中国农业部官员对省农业厅工作人员感慨。

陕茶展位上,人来人往,临时聘请的俄语翻译忙个不停。“边抢边买,硬抢硬买,不给卖都不行,直接往包里装。”天赐秦韵董事长胡俊礽开玩笑道。开馆不到两小时,天赐秦韵带来的茶就卖完了,剩下的都是展示品。

一位俄罗斯老太太看上天赐秦韵在货架上展示的准备带往圣彼得堡的“秦岭四宝”,一套4盒茶,非要买。天赐秦韵员工知道不能卖,就想用高价吓走老太太,将原本800多元人民币的一盒茶说成2000元一盒。2000元人民币,折合2万卢布,对于以消费便宜低档红碎茶为主的俄罗斯人来说,绝对是高价。但老太太没还价,硬是买走了“四宝”中“金丝猴”,使得在圣彼得堡展示的“秦岭四宝”变得“残缺不全”。

展会第一天,陕西带去的茶叶就基本销售告罄。泾渭茯茶在展会上打开泡喝的一块不完整的茯砖茶,都被热情的俄罗斯人买走了。

两家俄罗斯公司和参展的泾盛裕集团洽谈进一步合作,并将于今年12月到泾盛裕集团考察。“双方还将在莫斯科做一个大型中国茶品茶活动,展示中国茶文化,激发俄罗斯人对陕西茶的兴趣。”泾盛裕集团营销总监于刚说。

在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一家专做中国茶的企业“贸易之家”,盛情邀请陕西茶人去公司品茶、座谈。“贸易之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做中国茶生意,有专门的中国茶展示厅、销售门店和部分固定的消费群体。在其位于瓦西里岛的销售门店,红木椅子、功夫茶台、茶圣陆羽的紫砂像等等,布置得比一般的中国茶叶店还要“中国”。

在仔细品尝了陕茶之后,曾两次来中国茶区考察的“贸易之家”圣彼得堡分公司经理巴维尔先生说,“陕西茶味道和品质都特别好,加工也很好,是真正的中国茶!”巴维尔表示将进一步与陕西合作茶叶生意。

“俄罗斯是很大的茶叶消费市场,是世界第一大茶叶进口国,年进口茶叶20多万吨,年人均消费茶叶是中国人均消费的2.5倍。”经营茶叶30多年,被评为中国茶行业第一届年度经济人物的陕西茶叶协会会长、苍山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纪晓明说,“国际市场的销售,是产品知名度、影响力和品牌价值的很好体现。我们对陕茶‘走出去’信心倍增。”

抓紧了,兴趣就是机遇

“陕茶质量好、品质高,但长期以来裹足不前,原因是没有打开市场。通过近年来大力推介,今年在全国茶叶市场低迷的背景下,陕西茶叶实现量价双增,这充分说明了市场的重要性。”率团欧洲之行的省农业厅副厅长王振兴说,“开拓市场不能局限于省内、国内,要放眼全球,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陕茶的地位。欧洲人有喝茶的习惯,但欧洲又不产茶,这对陕茶来说就是重大机遇!”

事实再次证明,走出去,就会有机遇。除了俄罗斯这个茶叶消费大市场对陕茶敞开怀抱之外,在10月12日荷兰乌特勒支省举行的中国农产品交流会上,陕茶依然收获了诸多机遇。

荷兰是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是中国在欧洲的主要贸易伙伴,也是重要的茶叶进口和转口国家。

在中国农产品交流会上,紫阳盘龙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洪军就收到了意外惊喜:荷兰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旅荷华侨总会高级顾问黄钺,荷兰波特利集团总经理姜明,都对盘龙茶业有限公司表示出了浓厚兴趣和强烈的合作愿望。

波特利集团是家贸易企业,在荷兰有1300多个销售网点,在我国江苏都有分公司,姜明提出想和孙洪军做生意。

“荷兰大多数人没有喝传统中国茶的习惯,需求最多的是茶颗粒、茶粉和袋泡茶。波特利集团对陕茶富含硒元素非常感兴趣,想和我们合作开发新产品。”孙洪军说,“陕南的茶好,荷兰的牛奶好,我想通过双方的合作开发奶茶,对方很感兴趣!”

超过40家从事农产品贸易、超市经营的荷兰企业,当地40多家华人华侨企业和主流媒体,出席了当天的中国农产品交流会。

“如果是企业自己出来,面太窄,很有局限性,不可能有这样大的平台。政府组织企业抱团出来,宣传推介的力度更大,加上当地媒体的宣传,传播范围会更广。”汉中市茶产业办主任张星显说。

汉中市是陕西茶叶第一大市,茶叶总面积超过100万亩,2014年茶叶总产量4.5万吨,产值55亿元,全市近50万茶农人均茶叶收入近7000元。

截至2014年底,全省茶叶总面积已经增加到近200万亩,茶叶总产量7万吨,产值220亿元。按照陕西茶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陕西茶叶总面积将增加到280万亩,预计未来陕茶产值有望超过苹果。大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将是决定陕西茶产业未来能否走得更远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