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再建10万亩茶园打造茶叶强县

发布时间:2015-03-16    热度:

    为了贯彻落实贵州省政府《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湄潭县委县政府提出了茶产业发展的“6456”提升战略,即到“十二五”期末,全县茶园总面积达60万亩,茶叶产量达4万吨以上,茶叶综合收入50亿元以上,每亩收入达6000元以上。而“6456”的目标就是要在48万亩茶园的基础上新建10多万亩茶园,目前,各地新建补造茶园已接近尾声。

    元旦刚过,从福建运来的茶苗便陆续抵达湄潭,分发给茶农们。在高台镇金塘村,一路上到处可以见到背着背篓和挑着箩筐的村民在路边等待。运送茶苗的车一到,大家便七手八脚开始卸货,忙得不亦乐乎。

    正在移栽茶苗当地村民陈华礼兴奋的告诉我们,他在一些茶叶店看到有的茶1200元钱一斤,“别说1200元,就是500元一斤效益都很可观。然后我就回家种茶,现开荒土来做。”

    这是湄潭县坚持茶产业“6456”战略,今冬明春发展10万亩茶园的一个缩影。

    为了保证10万亩茶园目标的实现,湄潭整合各类资金3499万元,明确各镇从两个比较中确立了选择发展茶产业:第一个是茶区农村经济与非茶区农经济比较,第二个是茶区茶农与未种茶农户经济情况比较。该县复兴镇提出几个“围绕”发展茶产业,今年各镇也不再只是负责分解县下达的任务,而是根据产业要素作好规划、指导,让茶产业真正能够发展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高台、西河、石莲等新茶区,科学规划,集中打造连片茶叶基地,搞好示范带动,向四周扩散。马山、复兴、天城等老茶区以现有茶叶基地为中心,向周边发展,扩大现有基地规模。今冬全县建设100亩以上连片茶叶基地近100个、总面积2.7万亩。

    而在湄潭南部镇及北部西河镇等新茶区,茶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各镇以基地建设为依托,办点示范,召开现场会,指导茶农按照标准化要求规范移栽,一开始就在群众中根植“好茶好效益从种植开始”的经营理念。茶产业中心及县选派工作组加强检查指导,坚持不开沟整地不调苗原则,保证标准化种植,通过组织参观和宣传发动,群众积极被充分激发出来。

    据统计,截至2015年1月19日,湄潭已完成县内茶苗调运7000余万株、福建新品种茶苗调运2700万株,移栽面积近5万亩,春节前完成茶苗调运移栽95%以上。

    “我们的目标是到2015年底,全县茶园总面积达到60万亩,新改建标准化生态茶园10万亩,新改建果用茶园10万亩。”湄潭县委书记魏在平说,建成中国茶城,新建茶青交易市场30个;规范建设示范专业茶叶合作社60个;全县茶产业国家级龙头企业达到5家、省级达到10家以上;力争1家茶企上市;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茶企达到5家、5000万元以上的达到20家、2000万元以上的达到50家;推动“遵义红”创建为“中国驰名商标”,创建全省著名商标、省级名牌产品各5个以上;茶叶产量达到4万吨以上,产值30亿元以上,茶业综合收入50亿元以上。将湄潭建成全国知名的“两地三区一中心”:即国内优质绿茶红茶生产加工基地、茶旅一体化旅游目的地,茶叶综合开发与循环利用集聚区、现代茶业示范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内最大的绿茶交易集散中心,实现茶叶大县向茶叶强县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