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产业出路真的在于跨国合作?

发布时间:2015-03-12    热度:

晚近以来的国际茶产业愈发面临着双重危机,正如BBC商业评论记者Richard Anderson 指出的那样,内则农村人口减少,产业工资极低;外则气候变暖,水资源短缺。历史地看,这两种危机都来自于所谓“现代化”进程,后者是工业化遗毒,前者是城市化的必然。随着大型城市的出现,传统农业正在趋于收缩,大众普泛性的茶叶种植也大面积缩水。因此,国际上以茶为主的若干跨国集团开始担忧其未来前景。

    巨头集结 畅想未来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曾有消息称,拥有川宁、太古品牌的英国芬利(Finlays)公司、泰德利品牌持有者印度塔塔全球饮料集团和国际著名品牌“立顿”所有人联合利华三家茶业巨头组成“2030茶倡议”(Tea 2030 Initiative)合作伙伴,鼓吹企业联手以实现“茶业的永续”与“价格的普及”,顿时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这一消息流布极广,很多业内网站都做了报道,甚至不少媒体为其叫好。其实,所谓“2030茶倡议”,不过是一家非营利性组织“未来论坛”牵头提出的产业构想。这家非营利组织并非商业掮客,而是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人才为目标的咨询机构,由其策划的构想实际操作程度是颇可质疑的。因为,早在2011年,“未来论坛”就提出“2030茶倡议”的构想,并在芬利和联合利华的先期资助下,组织了前后两期的系列工作坊,印度塔塔则加入了后期资助。前期2012年4月结束,后期在2014年1月结束,两个工作坊的最终成果就是“未来论坛”发布的《茶的未来:2030年的英雄作物》报告。

    这一报告就当前国际茶产业面临的“十大危机”,提出了种种大胆的预测:在2025年前后,“茶”将成为全球领军的“冷饮料”;2030年之前,在中国茶包的销售将高过原叶等等。姑不论这些预测的准确度如何,单就其对“茶”的理解而言,就带有典型的西方中心色彩--为什么“茶”是冷饮料?瓶装茶(RTD)是茶吗?其实,这些所谓的“危机”与“预测”都指向着同一个目标:鼓吹跨国企业的深入合作。

    这让人不禁要问--茶产业的出路真的在于跨国合作吗?不同的立场,会对同一现象做出迥异的判断。“未来论坛”作为非产茶国的西方国家商业代表,其分析结论能否被中国等产茶国所接受,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的。国内一些鼓吹茶产业的出路在于跨国合作的媒体,恐怕并未看清“2030茶倡议”之后的商业利益纠葛。

    牵制成本 经济玄机

    先说茶叶种植问题。“未来论坛”的报告反复强调从2005年到2010年,印度尼西亚13000公顷茶园转而成为橡胶、棕榈油和水果种植场所,而种植腰果则成为斯里兰卡农民的首选等客观事实。它认为,这导致了茶叶的产量下降,而个体户或小茶企是不具有较好的市场议价权的,因此必须由跨国大型综合企业强势介入,以求救市。真是这样吗?其实,东南亚地区茶叶种植面积的缩水是因为近年来茶叶的经济效益不佳,农民为改善生计而转行种其他作物。根据价值规律,持续降低的茶产量将使茶叶市场供不应求,这时,茶叶价格必然回升,种植其他作物的土地就有可能转回种植茶叶上来。这本是一个不需要过分担心的问题,除非那些跨国大型综合企业不愿承担茶产量下降期间的市场风险,试图通过联合、垄断,使原材料出现买方市场,迫使农民们持续低价供应原叶。

    其次来说人口结构变化问题。“未来论坛”的报告说,全球人口将在2050年成长至91亿人,而大部分新增人口会出现在中国、印度等既是发展中国家又是产茶国的地区。产茶国人口增加,就意味着国内茶叶市场的旺盛,而本身产量就在下降的茶产业将大幅削减出口量。这就意味着,茶叶出口价格会上升。正如负责协调“2030茶倡议”的“未来论坛”首席执行官Uren女士自述,如果茶产量持续下降,产茶国内需供给不足,那么“英国无法得到价格合理的茶,而这是非常现实、可预见的威胁”。这句话已然鲜明地显现出,人口结构的变化(产茶国人口增加)实在不是“全球茶产业危机”。站在产茶国的立场上看,出口价格提升当然是好事,尤其对中国而言;毋宁说,这是非产茶国(经销商)担心自身利益受损,而试图形成商家联盟来与产茶国(生产商)对抗的借口。一旦主要茶叶进口商达成一致,茶叶出口国合理的提价行为必定困难重重。另外,由城市化导致的农业人口减少同样被“未来论坛”视为茶产业危机,其实质也是对茶叶价格提升的担忧。

    就上述两点而言,国际茶产业巨头(芬利、塔塔和联合利华等)“强强联手”的合作,表面看是为保护(非产茶国的)消费者利益,保持茶产品价格的稳定,但实际上却是为了防止成本上涨。“强强联手”往往等于“店大欺客”。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产茶国的茶叶生产商、出口商等,于此不可不防。不过,好在“未来论坛”的报告只是“咨询建议”,未必会转化成真正的产业现实,因此,大可将它视为东西方国家商业竞争的一声警钟。

    劳资稳定 人文关怀

    其实,从产茶国的立场来看,茶产业未始没有危机。从国际茶叶价格趋势就能看出问题来。1970年代至新世纪之初,国际茶叶价格基本处于下滑趋势,直到最近茶叶价格才比2000年前后翻了一番。这次茶叶价格上升有两个原因。一是气候,新世纪头十年来,全球主要产茶国普遍遭遇干旱。以东南亚而言,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印度主要产茶区阿萨姆邦降水大幅减少,而斯里兰卡则愈发面临暴雨袭击,水土流失严重。这才是茶产业的真正危机。受气候影响,茶叶产量减少,必然导致价格增高,而这不仅对西方消费市场来说是“噩耗”,对茶叶内需增长也是致命打击。去年夏天浙江降水减少,今春龙井茶产量便岌岌可危,价格不断攀升;而幸逢国家提倡节俭,礼品茶市场缩水,两厢抵消,才使龙井涨价未呈井喷。第二个原因是产茶国多为发展中国家,茶产业工人薪资不足,“用工荒”明显,在印度等地甚至滋生出“现代奴隶”贸易。

    事实上,精耕细作乃是在现阶段(工业化的负面影响无法立即消除)弥补气候不佳的重要途径,底层产业工人生存状况的改善在茶产业成本中占据的比例应当有所加大。在这个意义上说,只有把服务做细,才是中国等产茶国家茶产业的真正出路。这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接消费者的市场营销部分,传统大工业、标准化生产模式(茶包)需要进一步精细化,甚至还原为手作“茶叶”,使其充满人性、自然性而非物性、工业性;另一方面则是茶企业应对其内部员工提高重视,改善其生活环境,尤其是教育水平。在中国这样具有深远茶文化的国家,尤其如此。走好介于大型与小微企业之间的中层规模之路,执中致和,同时服务于高端与大众市场,可能才是中国茶产业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