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商界共论茶产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4-10-31    热度:

  近日,2014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主题报告会、中国黑茶产业发展专题报告会先后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举办,多位来自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茶叶专家学者共话茶事,纵观年度茶叶走势,把脉产业发展。

  两场报告会上,主题发言的专家学者,分别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食品安全监管形势、茶叶品牌建设等方面阐述了真知灼见。

  地理标志是区域财富

  工商总局商标局姚坤

  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识别产品或服务来自哪个地理区域的标记,是一个通过对自身特色产品、服务的保护,促进和发展自身经济的重要手段。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制度对我国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全社会对之了解还不多,茶叶类地理标志商标注册、运用、管理和保护工作的协调发展,可以促进该产业健康发展。

  当前,茶叶产业还存在不少问题。从茶叶产区上看,茶农茶叶产品质量认识不足,甚至有四川的茶叶披上浙江茶叶名号的外衣包装销售的现象,这对茶叶品质、茶文化传播等不利。茶叶产区盲目追求数量,最后将面临茶贱伤农的局面。我认为,茶叶应当以质取胜。

  目前,我国有180多个茶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是这个区域的财富,建议通过商标战略推进工作,做强传统农副产品品牌,做活茶叶文化传播,鼓励行业协会发挥行业监管和指导作用,制定相关标准,如从农药残留、氨基酸成分等角度,设置使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门槛,并向社会传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商品的品质,让消费者了解。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聂大可

  食品安全准入制度就是国家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对从事食品加工的企业设定一定的条件要求,规定符合相应条件的企业才能从事食品加工的一项制度。茶叶是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载体。因而,茶叶产业能否健康有序地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出台了包括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严格遵守食品安全制度,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根据相关要求,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持续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和可追溯体系,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黑茶产业面临转型升级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仲华

  黑茶为2013年我国茶叶增长最强势的茶类。然而,目前黑茶产业仍面临产业发展瓶颈:传统作业、质量不稳、效率不高、安全隐患造成的技术瓶颈,原料粗老、规格单一、外形笨拙、包装简陋造成的产品瓶颈,以及品饮不便、储运不便、驱动乏力、市场局限造成的消费瓶颈等都是黑茶产业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黑茶产业转型升级有几种途径。一是发掘黑茶的保健养生功能,科学诠释其作用机理,以驱动市场消费;二是进行产品创新,研发方便化、高档化、时尚化、功能化的黑茶系列新产品;三是吸取传统工艺精华,融入现代发酵技术,消除质量安全隐患。

  功能饮料是黑茶消费方式的一种突破。通过创新冲泡方式、方便快捷的消费,同样能够使黑茶饮料成为年轻时尚消费群体的新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