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平夷县位于今贵州省西北境,包括今七星关区、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一带,公元前111年(西汉武帝元鼎六年)置,治所设在今七星关区。平夷县是南中地区历史上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之一,汉代以后即成为南方重要的产茶区。
平夷出产茶叶的历史,至少可上溯至汉代。西汉杨雄在《方言》中云:“蜀西南人,谓茶日设。”晋傅撰《七海》记载:“南中茶子。”蜀汉时,南中平夷为总摄南中四郡的 降都督府驻地,是南中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南中既产茶子,也必产茶,平夷一带概莫能外。《华阳国志》载:“平夷县郡治。有洮津、安乐水。山出茶、蜜。”今七星关区即汉代平夷县治所和晋代平夷郡郡治。安乐水即今赤水河。《毕节县志·食货志》载:“梅、兰、桂、菊、桃、茶、李……”,把茶列为“花之属”,有“茶味如花香”之意。据《华阳国志·巴志》云:“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丹、漆,茶、蜜,皆纳贡之。”又云:“园有芳 ,香茗。”晋代郭濮注《尔雅》:“蜀人名之苦茶”,这里的蜀应包括南中地区。秦汉时,因南中是茶树起源地,所产之茶品质最佳,史书颇多记载。
“香茗”乃茶之别称。饮茶,必有茶市。公元前59年(西汉宣帝神爵三年),王褒《僮约》有“烹茶尽具”和“武阳买茶”的记载。武阳即今四川彭山,彭山应是当时的一个茶叶市场。公元前135年(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唐蒙出使夜郎,发现夜郎地区商业比较发达,市场也较繁荣,商人除了贩卖 僮、笮马、髦牛之外,还买卖茶叶,这比王褒《僮约》中记载的还早了76年。
平夷地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境内峰峦起伏,沟壑纵横,云雾缭绕,山水秀丽,而且是彝、苗等少数民族居住集中的地区之一,其悠久的茶业工艺笼罩着丰厚的民族地域色彩。先民们不仅种茶,而且有着自己独特的制茶、饮茶方式,茶文化很浓厚。据《遵义府志》记述“擂茶”时转摘《茶录》文:“茶古不闻食,晋以降呈人采叶煮之号茗粥,则知擂茶自晋有知矣。”说明早在晋代已开始饮擂茶。擂茶,又叫三生汤,是一种特色食品。起于汉、盛于明清。擂茶制作是用大米、花生、芝麻、绿豆、食盐、茶叶、山苍子、生姜等为原料,用擂钵捣烂成糊状,投入铜壶,加水煮沸,清香可口。
《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述南中地域:“南中在昔盖夷越之地,滇濮、句町、夜郎、叶榆、桐师、 唐侯王国十数。”《华阳国志.巴志》又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其地东至鱼腹,西至 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苎,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七海》记载南中产茶子之事,说明当时南中有了茶的栽培,反映了人工栽培茶树的存在。日本专家松下智曾指出:首先利用生活中蒸煮技术对茶叶加工的是中国苗族。优越的茶树生态环境,生产的发展,社会的需要,促使苗族在制茶工艺上有很大发展,苗族是贵州名茶创制的先躯。当时,平夷地区也为苗、彝集中居住地区之一,境内苗、彝已能创制茶艺。
唐代,因平夷处于南中交通枢纽线上,茶马古道已经形成,平夷茶不断输往外地,茶叶市场活跃。明代,南中地区茶叶已经普遍种植。《明史·食货志四》记载:“洪武末,置成都、重庆、保宁、播州茶仓四所,令商人纳米中茶。”并在乌撒(今威宁)增设茶马市场。公元1384年(明洪武十七年),明朝廷规定,每年从乌撒市马6500匹,每匹给三尺布,一斤茶,或一斤盐,茶马古道较为繁忙。清代以后,由于历史的原因,平夷茶产业有所停顿。
综上所述,古平夷一带乃茶之原产地之一。其种茶、制茶、销茶、食茶的历史已相当悠久,茶文化极其深厚。
茶微苦、甘,性凉。能清头目,醒精神,解烦渴,利小便,消食积,解毒物。茶中富含钾、钙、镁、锰等多种保健矿物质,且茶汤中阳离子多而阴离子少,为碱性食品,可帮助体液维持碱性。因此,茶是备受人民喜欢的保健食品。
茶文化是一种高雅的文化产品,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补充,既是茶业产品,又是旅游产品。茶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