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发展中的平桥茶产业

发布时间:2014-10-20    热度:

    一、产业规模初具

    平桥区位于河南省南部,信阳市的东北部,辖14个乡镇、5个办事处、4个开发区,总面积1889平方公里,总人口84万,农业人口61万,涉茶人口2.8万人。

    平桥区种茶历史悠久,始于东周,名于唐,兴于宋,盛于清,茶文化源远流长,是古代著名的淮南茶区,今天素有信阳“毛尖故里”之称。平桥区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线上,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具有显著的季风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左右,平均气温15.3℃,年日照时间2178小时,年相对平均湿度77%,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降水丰沛,四季分明,山区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湿润的气候加之良好的云雾条件,非常适宜茶树的种植和生长,茶叶采摘期从每年的3月到10月,长达半年之久。撤县设区前,平桥区人创造了信阳毛尖的辉煌,设区后平桥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积极打造“两山一河一店”茶产业,实现了茶产业二次创业,茶品牌、茶企业从无到有。2014年,全区茶园总面积已达10.2万亩,其中,采摘面积7.3万亩,涉及10个乡镇、48个村,年产红绿干毛茶150万公斤左右。规模茶场发展到9个;省级茶叶龙头企业1家,拥有“佛灵山”、“五岳神针”、“国茶1915震雷山”、“凤冠”、“天目山”、“金军”、“太平山”等9个茶叶品牌;注册商标9个,茶叶专业合作社9个,合作总社1个;超过20公顷的种茶大户25个,新建茶叶交易市场1个。

    二、种植加工技术熟练

    1.品种搭配合理。全区10万多亩的茶园分布在“两山一河一店”的10个乡镇,分属8个不同品种,按所占面积从大到小排列:福鼎大白、信阳群体种、白毫早、福云6号、碧香早、乌牛早、平阳特早、信阳10号;有性系品种占整个茶园面积的82.3%,无性系品种占整个茶园面积的17.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区所有茶树品种以信阳群体种为参照,在发芽的早晚上,与信阳群体种相比,白毫早提前7-10天,平阳特早提前10天以上,福鼎大白、福云6号提前3天左右,乌牛早、碧香早与信阳群体种相当,信阳10号提前1-2天;品质上,信阳群体种、信阳10号较好,福鼎大白、福云6号等品质一般,饮用滋味较淡,引进栽培年限较长的稍好;抗寒性上,本地品种表现强;产量上,引进品种高于当地品种。

    2.种植布局科学。撤县设区后,平桥区有老茶园10000亩,自市委、市政府实施发展茶产业战略后,目前茶园面积达10万亩,茶农6700户,大型茶企业9个,千亩以上连片茶园9处。新发展茶园全部采用双行条植,大行距1.5米,小行距和丛距33公分;老茶园多采用丛栽,单行条栽,各乡镇栽植规格不一。茶叶生长在从海拔86米的黑马石到海拔690米的天目山大寨上,生长高度跨度大。

    3.管理加工现代。平桥区设有茶产业办公室,负责茶产业发展中的基地建设、资金筹集、流通服务、技术指导、市场管理、目标督察等项工作,及时解决生产基地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落实基地建设任务。在茶叶生产过程中,积极提供技术服务。目前,平桥区有大型加工生产线5条,其中全自动红茶生产线1条,日加工干茶4吨;另外,有小型加工机械6700台套,高档信阳毛尖主要采用传统工艺加工,2010年,龙头茶企业研制出了信阳红茶,之后,佛灵山等茶企相继研发出乌龙、铁观音等茶类品种。

    三、茶叶品质独特

    由于平桥区茶叶生长区域高度跨度大,所产信阳毛尖品质独特,大体可分为淮北和淮南两个产区。其中,淮北产区由于地处淮河以北干旱少雨,所产信阳毛尖香气较高,白毫多;淮南产区与大多信阳毛尖品质相同,但上市要比信阳其它县区早。所产的35%的信阳毛尖、佛灵山红茶在本省销售,65%的销往广州、上海、武汉、北京、贵州等地。

    四、产业配套合理

    1.主要农产品。平桥区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区,四季分明,兼有南北气候之长,享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的美誉,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山地、丘陵、平原多种地形在这里分布,境内河流、水库众多,水资源丰富,淮河自西向东流经全境,流长122公里,有一级支流10多条,中型水库6座,小型水库76座,主要农产品有茶叶、花生、石榴、板栗、银杏、百合、鱼、龙虾等,已探明可采矿藏38种,珍珠岩、萤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2.交通与景点。平桥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通信发达。京广铁路、高铁线、京珠高速、107国道穿越南北,宁西铁路、312国道、西(安)合(肥)高速、省道335线横贯东西,北距省会郑州300公里,南距武汉200公里,辖区内还有正在筹建的明港军民两用飞机场。国家通信干线京广光缆和西合光缆交会于城区,程控电话和移动通信覆盖全区每一个村落。主要旅游景点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森林公园、信阳市“后花园”震雷山风景区等。

    五、获得多项殊荣

    平桥区在茶产业上获得多项荣誉,在第15届至第20届信阳茶文化节上,“佛灵山”、“五岳神针”牌信阳毛尖多次荣获金奖;在连续三届中国郑州(国际)茶业博览会上,“佛灵山”、“五岳神针”牌信阳毛尖共获5个金奖和1个中原最具畅销力品牌的骄人成绩;在首届日本静冈世界绿茶大会上,“五岳神针”牌信阳毛尖获银奖;在第16届信阳茶文化节上,该区在“九峰杯”十强茶企业、十佳茶人及“盛弘杯”名优绿茶评比活动中,河南五岳神针生态茶业旅游有限公司获“2008河南‘九峰杯’十强茶企业”称号,信阳佛灵山生态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德记获“2008河南‘九峰杯’十佳茶人”称号。在第17届信阳茶文化节上,该区获金奖2个,五里办事处、洋河镇获河南省茶产业明星乡镇称号。2010年,佛灵山牌信阳红茶获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金奖,平桥区金军品牌获郑州茶博会金奖;2011年,太平山茶品牌获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金奖,佛灵山红茶获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信阳红茶评比金奖,同年并获得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自2009年到2012年,平桥区连续获得中国茶叶年会“全国重点产茶县”荣誉称号;2011年,平桥区马氏生态茶叶专业合作社获得省级先进示范社称号;2014年,在北京国际茶业展名优茶评比中,信阳佛灵山生态茶叶有限公司生产的信阳毛尖和一级红茶分别获得银奖。

    六、政策服务配套

    1.茶产业规划制定科学。2006年,平桥区区委、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制定了《信阳市平桥区“十一五”茶产业发展规划》、《平桥区“十二五”茶产业发展优惠政策》,规划到2015年,全区茶园面积发展到10000公顷,实现公顷产值45000元,茶叶总产值4.5亿元,茶农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7亿元。重点完成茶叶城及五里茶叶批发市场建设,震雷山、佛灵山茶旅游开发及洋河陆庙万亩生态示范茶园等项目建设工作。

    2.项目支持体系完善。一是建立茶产业发展管理机构,专职负责茶产业发展工作。二是设立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区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用于扶持茶产业发展。三是在涉农资金和项目上,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集中向茶产业倾斜,优先支持茶产业发展。四是金融部门对效益高、信誉好的茶叶龙头企业,要提供最大限度贷款支持。五是积极鼓励外商来我市从事茶叶生产经营活动。六是林业部门结合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及时做好茶园产权登记工作,保护茶农权益。

    3.茶产业结构科学调整。大力生产中低档信阳毛尖,大力推进机械化采摘生产红茶,满足多层次消费者的需求。拉长茶产业链条,走精深加工之路,扩大中低档茶出口,研制、加工茶饮料、茶食品、茶医药保健品和日用化工产品,使茶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4.不断创新发展机制。在茶产业发展路子上,平桥区广开渠道,用活民间资本,探索出了大户带动、协会及专业合作组织促进、返租倒包、招标承包等模式,确保建成一片、见效一片。

    5.拉长产业链条。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对龙头企业开发新产品和建设新基地,金融部门确定年优惠贷款基数,市财政予以贴息;对龙头企业参与外地展销、宣传活动,特别在全国主流媒体上宣传信阳毛尖的,予以奖励。二是开展招商引资,鼓励多种经济成分特别是民间资本开发茶产业,吸引国内外有经济实力、有技术优势的非茶企业来信阳投资开发,对引进参与茶产业建设的企业,享受引进外资优惠政策。三是引领信阳茶产业向纵深领域发展,走精深加工和机械化采摘之路。

    6.积极加强品牌创建。平桥区委、区政府在发展茶产业上,始终重视品牌创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平桥区积极响应做大做强茶产业的号召,经过努力,目前已创建“佛灵山”、“五岳神针”省级知名品牌,“国茶1915震雷山”、“天目山”、“凤冠”、“金军”、“太平山”等市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