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水泡好茶 泡茶之水何处来?

发布时间:2015-01-19    热度:

唐代茶圣陆羽游历中华名川大江评水,在《茶经》这样论述泡茶水:“其水,用山水为上,江水次之,井水为下。”当代城市生活中,难以直接取山水、江水或井水泡茶,而佛山茶人又对自来水滋味不甚满意,于是各种“取水”方式粉墨登场。

  长距离取水法

  顺德龙江茶人梁大强对茶有灵敏的知觉,他曾在2012年大益“广州论茶”中“舌战”全国茶中高手,勇夺全国冠军宝座,被冠以“茶王”称号,而当年大赛的奖品正是一辆宝马车。

  梁大强曾为寻找好水源走遍广佛各地,在高明有所发现:“好的普洱茶最好搭配山泉水,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集山泉水泡茶。高明庆云洞旁边有一个农场,农场山上有几条山溪,我过去品了水,发现有一条山溪水质不错,于是设了接水点,我每次开车过去装十几桶水泡茶。”在西樵山上,梁大强也试了众多泉和井,发现蟹眼泉和无叶井之水适宜泡茶。“山泉水矿物质丰富,泡茶简单来说就是‘浓’一些,用专业语言形容就是‘醇厚’。”他说。

  最近,梁大强听闻朋友介绍顺德沙富村内凤凰山下有一处漱玉泉。据悉,早在宋代沙富开村时,村人就发现这处有山泉自石隙而出,泉水甘洌清澈,清代光绪年间翰林温肃重建漱玉泉,题书“长流永清”于其间。“听说漱玉泉不但很有历史来头,水质也不错,我想挑一个时间去采水并送验,看是否适合泡茶。”梁大强透露,他品水先自己到现场喝一喝并观察环境,然后用水瓶带回家煮水泡茶,这样才能做到心里有数。

  石湾酒厂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绍辉对饮用水要求苛刻,如今,他自己不远千里取水饮用。“我饮用的水来自万绿湖上游河源第一高峰、河源市连平县上坪镇布联村坑口地段的山泉水。公司计划开发这处水源,供应佛山对水质有要求的人士。”

  高科技取水法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远距离取水。于是,各种便捷的高科技设备粉墨登场,琳琅满目。

  前日,记者走进佛山茶人蒋爱仙的茶店,她告诉记者自己早前从芳村茶叶市场买来了陶瓷材质的水缸,用于盛水、沉淀和过滤。“我是福建人,以前老家都是用陶瓷缸来盛水,这样陶瓷缸不会生绿苔,但如果使用塑料材质会生苔。”后来,她又购买了一套抽水和磁化水质的设备,用于泡茶,并感觉这样的水泡茶更清甜好喝。

  佛山一茶庄庄主何世光告诉记者,他使用的是麦饭石矿化桶,矿泉水放入其中饮用,“麦饭石具有吸附和分解重金属的作用,喝得更放心。”何世光说。

  佛山茶人李劲已经对自家自来水系统进行改造,他逢朋友就推荐自己正在使用的净水设备:“技术来自华南理工大学,泡茶感觉更清甜,最重要的是没有水垢,器皿干干净净。”而记者查看这些净水设备时发现有许多专业术语,例如磁处理激活器是防垢、除垢,将大分子团水改变成小分子团水……

  对于高科技净水设备和诸如“磁化水”等新概念,佛山曾昭武博士心存保留:“喝茶之人讲究崇古。既然古人没有强调水中需要增加或者改变什么,我也就不追求这些。”

  自来水难泡好茶

  记者走访佛山茶人时发现,众人对自来水的态度都出奇一致:“氯气重,泡出来的茶不好喝。高级评茶师邹元辉和岭南天地悦画廊主人黄勇认为:“氯气破坏了水原本的味道。”彩虹路上一茶庄庄主何世光进行对比实践:“我在不同的地方泡茶,留意茶汤的味道。同一种茶,在佛山取自来水泡比在广州取自来水泡更好,广州自来水中氯气的味道更重。”

  为何自来水泡茶会带来主观上“不好喝”之感?曾昭武博士笑言,他曾在水务系统工作2年,了解到自来水因为要杀菌,所以要加入氯气:“虽然一定量的氯气对人体影响不大,但是对口感会产生影响。如果是日常泡茶,自来水未尝不可,但是如果要泡好茶,自来水就难以有好的表现了。我随朋友尝试了广东省内诸多山的山泉,包括西樵山、鼎湖山、白云山、罗浮山等地的天然水源,发现天然水源不含有工业物质,和茶叶融合一起,会有格外清甜之感。”

  毫无疑问,今人对自来水的评判的主观性很强,但记者翻阅典籍,发现古人认为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茶的色、香、味。明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提到泡茶之水:“十分茶七分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亦十分矣;十分之茶遇八分水亦八分耶。”其意是要泡出好茶,七成的把握在水,茶的特性由水来体现。

  如果十分好的茶,用只有八分好的水来泡,则只能泡出八分好的茶,白白浪费了茶的两分。茶寄于水,方显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