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确保茶产业发展取得实效。”在毕节市茶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上,毕节市委副书记胡吉宏的话掷地有声。
好山好水的贵州各地都对茶产业十分重视,12月17日,“贵州茶产业巡礼”采访报道组走进毕节时,毕节市正在纳雍县召开茶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毕节市宣布,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步伐,通过走精致精细发展之路、拓宽产业链、保护与利用古茶树资源等措施,到2016年,全市茶园面积100万亩以上,茶产业综合产值超过50亿元。
1.走精致精细发展之路
2014年,毕节市加快推进茶园建设,不断提升基地规范化程度,茶叶产值大幅提升,茶企迅速增长。目前,该市已投产茶园面积29.89万亩。茶叶总产量5178吨、总产值5.533亿元,同比分别增加26.08%、6.61%。现有茶叶生产企业96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9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4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8个;同比增加茶企19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3个。
毕节市委副书记胡吉宏表示,在肯定工作和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毕节市茶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茶产业基地建设质量不高,缺乏科学化种植和管理;产业链不长,产品加工能力弱,精深加工尤为欠缺;茶企、专业合作社规模小、实力弱、带动力不强;投资渠道单一;企业联合创牌意识淡薄,未形成合力,市场占有率低;部分地方机构不健全,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短缺。总体上,毕节市茶产业还是经营管理粗放。这些问题不解决,直接影响和阻碍茶产业发展。
推进毕节市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契合毕节高原山区低纬度、高海拔、昼夜温差大、寡日照突出、土壤偏酸性、茶树生长缓慢、有机成分含量高的地域优势,以“生态毕节、秀美茶乡”为主题,按照“万亩乡、千亩村、百亩场、十亩专业户”的发展思路,着力推进基地建设,推进茶园基地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努力实现全市茶产业无公害全覆盖;着力推进产品精加工,培育龙头企业,打造茶叶品牌,开拓市场,招商引资,做好“引资、引智、引技”工作,推进县域间交流合作,互利共赢。
胡吉宏强调,推动毕节市茶产业做到精致精细发展并取得实效,各部门、各县(自治县、区)务必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加大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强化文创理念,深度挖掘地域历史文化,发挥茶协作用,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把茶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全面、科学地分解、细化、落实到乡镇、村组、田间地块,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全市茶产业发展取得实效。
要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有利契机,抓住毕节市适宜发展高山生态有机茶产业这一优势不放,建立健全茶产业发展管理机构,统筹安排茶产业发展计划、技术培训与指导、产品研发与宣传、市场开拓与招商引资,推动毕节市茶产业走上健康持续的发展路子。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以精致、精细为方向,按照做精做大做响的要求,细化落实茶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强化考核工作,着力构建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茶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全市茶产业迎来发展的春天。
2.拓宽茶产业链
“黔南为茶产业立法,把“茶”提升到法律的高度,都匀就是要做贵州茶产业“质”的第一县,以“高端引领,低端突破”的品牌路线去闯市场,搭载高铁走出去……”毕节市副市长李玉平说,毕节就是要向都匀学习,取长补短!那毕节发展茶产业的优势又是什么呢?毕节有“湛蓝的天空,干净的泉水,没有受过污染的土壤”,毕节的优势就是高山、生态和有机。”
同时,在品牌上,毕节打造的“乌蒙山宝·毕节真好”地域品牌就是一艘航空母舰,要在航空母舰上面装载上作战机和核弹头。茶叶品牌可以很好的搭载到该航空母舰上。
茶产业的发展必须做精做细,延长产业链。利用优质夏秋茶青原料,开展红茶、乌龙茶、黄茶试制和绿茶粉、茶药忱开发;开发茶多酚、咖啡碱等的茶叶深加工;以茶园、茶馆、茶街为载体,发展茶旅游。
李玉平表示,抓好全市茶产业发展,必须做到四个务必:务必抢抓机遇,做大企业规模;务必紧紧围绕精细精致主线,延长茶产业链;务必抓好品牌建设,打响高山生态有机品牌;务必盯住展销会,做活茶产业市场。
近年来,毕节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高山生态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对茶产业给予优先扶持。全市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5亿元,争取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省级茶产业发展资金2亿元,通过招商引资筹集资金1.3亿元,缓解了茶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瓶颈制约。
先后培育出“贵茗翠剑”“清池翠芽”、“府茗香”、“香炉山”、“康苠”等5个贵州省著名商标,“清池翠芽”荣获“2009年贵州十大名茶”称号,茶叶产品多次荣获金奖银奖,金沙县、纳雍县分别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贡茶之乡”“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
《毕节市茶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提出,该市到2016年,全市建成茶园面积100万亩以上,其中投产茶园50万亩,培育加工企业500家以上,茶叶年产2万吨以上,茶产业综合产值超过50亿元。
3.保护与利用古茶树资源
据清朝康熙1673年《贵州通志》载,“平远府茶产岩间,以法制之,味亦佳。”毕节市茶产业协会会长赵英旭说,“平远府茶产岩间”就是现在的纳雍县水东祥姑箐村,现在已挂牌管理的就有800余株,在金沙县也发现了500多株。
由于受生长环境的影响,这些古茶树已形成了耐贫瘠、耐寒、耐干旱等特点,非常适宜在高海拔地区推广。但由于历史原因,毕节全市的古茶树随着土地承包到户而归属不同农户管理,缺乏科学的管护。赵英旭建议,结合该市古茶树的现状和参照外地的成功经验,毕节市要出台古茶树开发和保护政策。同时,倡导古茶树区域的村民和茶企制定相应的村规村约,加强挂牌管理和建卡建档,确保古茶树这一稀缺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赵英旭表示,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力争用5年的时间育苗古茶树1万亩,在用三年时间种植10万亩,以现在的市场预估,届时将达到年产值50亿元。古茶开发必然是毕节茶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和领头雁。
当前,毕节茶叶品牌大约有90多个,但都存在市场知晓度低,市场占有率低的现状。可以说,离开毕节、贵州后,知道的人很少。目前,毕节的茶企既要搞生产,又要打品牌,还要拓市场,形成各自为阵的局面。赵英旭说,对此,毕节茶协将把“奢香贡茶”造成成为全市的公共品牌。将注册奢香绿茶、红茶、黄茶、黑茶、白茶品牌,邀请饰演奢香夫人的林静为“奢香贡茶”代言,打造毕节茶叶知名品牌,提升毕节茶产业的知名度。
同时,毕节茶协将做好引导茶企做好茶园管护,做好转型升级的技术支持等相关服务工作。赵英旭说,大家都按照预定的去贯彻、落实,经过3年的努力,毕节茶产业一定会谱写出茶发展的新篇章,实现综合产值超50亿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