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茶工:茶马古道上康定独有的一个行业

发布时间:2014-11-30    热度:

  康定的缝茶(兽皮包装)

  康定的缝茶(资料图)

  听说过茶马古道的人很多,其中有许多人还能说出每条主要线路的走向和途经地点,不过大概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叫作“缝茶”的行业。也难怪,它只在康定这一个地方存在过,但即便是康定本地人,大部分也没见过,甚至不知道这个行业曾经有过的默默兴盛。靠着康定本地的文化专家郭昌平老师用他浑厚又带着川西拖腔和蕴味的男中音的讲述,我才知道了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工种。

  茶马古道运的茶,是内地种植专门供给藏区饮用的紧压成茶砖的茶叶,称为边茶。旧称打箭炉的康定城直到清朝顺治时期开始,才逐渐变成茶马互市的场所,而且很快又被朝廷明文规定,成为南路边茶互市的集散中心。内地的边茶先被运到康定,再分销到藏区,最远运到不丹和尼泊尔。在清朝末年,它已经成为全国边茶销售最大的市场。

  在内地的茶厂里,茶叶饼用竹篾包成16市斤的大长条,一路由人力步行背到康定。但是从康定再往西,海拔陡增,人烟稀少,天寒地冻,语言不通,再用人力背负步行前往就不现实了,改为马牛驮运。但是竹篾条不可能经得住这一路的颠簸磨损,于是在茶叶运到康定,再次启程进藏之前,就要重新更换包装,用牛皮包裹。这样,就在康定诞生了一种专门用牛皮重新包装茶叶的缝茶业。

  缝茶工,藏语称为“甲朱娃”,他们一直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初大多都是从汉、藏地区逃荒、乞讨到康定的人。这行门槛低,只要能吃苦、肯卖力气就成。据说,历史上康定的缝茶工最多时达到120余人。缝茶的工具很简单,一把割牛皮的刀,两根功能略有差异的缝牛皮的针。只是牛皮不等于棉布绸缎,这针不似那绣花的工具,也没有如今皮具加工的省力方式,而是以牛皮条做线,要全靠人力生生扎得动牛皮的十几公分长的钢家伙。

  除了缝茶工,缝茶行业还应运而生了其他的配套行业。一个是皮塘,这在康定城最多的时候有20余家,专做浸泡牛皮的生意。藏商从关外带来的牛皮都是晒干的,拿到康定以后,要去皮塘浸泡一周左右,直到变得湿润柔软,才能用来缝茶叶包。另一个是专门割牛皮的人。用牛皮重新包装茶叶,分“花包”和“满包”两种,分别用在短途运输和长途运输上。泡好的牛皮要经过割牛皮的人剪去长毛,按花包和满包的需要将牛皮分割成块,他们还负责把牛皮割成粗细均匀、长短适度的皮线,缝满包的线细,缝花包的线粗,这些工序都做完,才交给缝茶工去缝茶包。缝出的茶包,三条茶叶一包,两包一驮,一个缝茶工每天要缝完五驮茶叶才能挣到半个藏洋。

  这些人在上个世纪50年代是进藏部队的后勤生力军,不少进藏物资都通过他们的手缝制成包成驮再运送进藏。只是后来随着生产方式、社会条件和运输方式迅速发生变化,缝茶工很快变成了历史的记忆,留给我们一声文化的慨叹。

  还有多少的行业像缝茶工一样,默默的存在过。在今天这个技术加速发展的转型时代里,产品和行业以更快的速度出现和消失,曾经的兴盛和辉煌,可能被后世不经意间就轻轻抹去了。人们还是必须继续往前走,这些文化的记忆还是会以一些我们察觉不到的方式成为一个民族文明历经的踪迹。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国际文化产业研究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