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供电:“电能替代”打造“无烟低耗”产茶区

发布时间:2014-11-27    热度:

    11月27日电 11月24日上午,嵊州市贵门乡雅安村坞岩坑自然村村民商苗章,乘着农闲,正在自家的炒茶间擦拭整理已忙过今年一春一秋,帮他获取5万元茶叶收益的3台炒茶机,准备迎接来年的春茶季节。商苗章告诉笔者,三年前购置电热炒茶机之前,他是采用柴烧炭烤的方式进行制茶的。

    地处浙江省中东部的嵊州市,总面积1780平方公里,属“七山二水一田”地貌。嵊州市是国家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区,也是全国重点产茶区之一,1996年被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越乡龙井、前冈辉白、桂岩雾尖、舜皇云尖等名优茶品闻名遐迩。茶叶收入是当地农民的一项主要经济收入,目前共有茶农18万户,茶园16.5万亩,每年茶叶产量达2万吨以上,收益近5亿元。

    嵊州市茶农曾长期采用以煤、木柴为燃料的加工设备进行制茶。这种加工方式不仅污染环境,效率低下,而且劳动强度大,温度、火候较难控制,加工出来的茶叶色泽、香气不尽人意。据统计,每加工一公斤干茶,需耗柴15公斤,全年加工茶叶以2万吨计,即需耗柴30万吨,相当于51.6万亩森林面积,增加二氧化碳排放100000吨。

    近年来,全球化能源短缺、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我国频繁发生的大范围严重雾霾,引起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高度关注,以及对我国能源发展方式的深刻反思。实施电能替代,提高电气化水平,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打造“无烟低耗”产茶区,成为减轻、消除雾霾,实现清洁、低碳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10年“春茶保供电”还原嵊州茶区环境“青山绿水”时代

    随着制茶工艺的改进,2004年前后,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以电能为动力,能大幅降低工作强度、提升茶叶质量和产量的新型制茶设备。为此,嵊州市供电公司积极配合政府部门推广应用电能茶机的,以电能替代煤炭和木柴,走出了一条电能替代的特色服务之路。

    随着家家户户茶机的广泛应用,每至春茶季节,嵊州市产茶区的用电负荷和用电量随之猛增,春茶用电高峰甚至比迎峰度夏更加来势凶猛。 “低电压”、“变压器超载”、“线路卡脖子”等问题也接踵而至。10年来,嵊州市供电公司以九项措施破解春茶用电“瓶颈”问题,全力确保茶农利益和农村电网安全,赢得了当地政府和茶农的信任和赞誉。春茶保供电也因此成为嵊州市供电公司的服务特色品牌,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电力公司“供电服务品牌30佳”和嵊州市行风建设十大亮点。

    一是提前进行茶区用电需求调查摸底,做好茶区电力线路、用电设备的检查维修;二是对相关春茶生产负荷过重线路及重载变电所负荷进行平衡割接;三是协调茶农错峰制茶,避免同一时间集中制茶,以减轻配变供电压力;四是提高生产大修资金使用效率,重点对偏远茶区线路和配变进行改造;五是对茶区10kV线路及低压线路进行专项巡视,对发现的隐患及时处理;六是充分利用公用配变监测系统,对超载严重台区进行增容或分设台区;七是加强供电所值班抢修力量,一旦发生用电故障尽快修复;八是成立便民服务中心,组织“党员服务队”,深入产茶区指导、宣传安全、科学用电;九是加强信息发布,方便茶农合理安排。如做好停电信息发布、充分利用短信平台发送宣传短信、向茶农推广使用省公司电力微信服务平台,方便农户查询电子账单、实时电量等信息内容。

    此外,近5年来,嵊州市供电公司已累计投入的1.5亿元对茶区逐年实施村级变压器增容和线路改造等电网改造工程,从根本上提升了农村配网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切实有效解决了茶农用电问题。有了充足的电能和完善的服务,茶区已多次实现制茶设备升级换代,大功率、效率高的茶机取代老旧茶机,全自动取代半自动,目前,嵊州市已有电能茶机10万台以上,嵊州市茶区由此还原“青山绿水”,嵊州市制茶产业也全面进入电气化“无烟”时代。

    茶叶加工“集聚区”开启嵊州茶区生产“无烟低耗”模式

    嵊州市目前已有10多万台电能茶机,装机功率达50万千瓦以上。随着茶机数量的无序猛增,该市春茶供用电矛盾也相当突出。仅为一个多月的春茶用电,却事关18万茶农的生计,同时电力部门也面临春茶电力建设投入大,产出小,资金缺、效益低等困难。以科学发展观寻求解决春茶供用电矛盾的治本之计,是嵊州市供电公司近年来的探求方向。

    一方面嵊州市供电公司大力改造配电网络增加电力设施,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安全可靠的茶区电网,从根本上疏通春茶用电“瓶颈”;一方面该公司积极鼓励扶持茶叶加工集聚区建设,努力开启嵊州茶区生产“无烟低耗”模式。集聚区或由当地村委所建,茶农将茶机搬到村级集聚区内集中生产;或由有能力的茶叶大户创办并入驻集聚区,邀请炒茶高手,变分散为集中,形成一个用电负荷集聚点。该生产模式不仅节能降耗,减少生产成本,改善加工环境,提高茶叶质量,缓解春茶用电矛盾,消除用电安全隐患,有效实现电力、设备、茶叶、人力和技术资源利用最大化。截至目前,嵊州市已建成各类名茶加工集聚区70多个。如贵门乡溪村,崇仁镇应桂岩村,里南乡西景山村等茶叶加工集聚区等。

    如嵊州市贵门乡溪村目前共有农户600多户,茶园1400亩,茶机1000台以上。该村于2010年创办名茶加工集聚区,专变容量为400千伏安,拥有茶机40多台,春茶期间专门聘请村里2至4名制茶高手炒茶,青叶加工能力为日均300公斤以上,除本村外,其茶叶加工能力甚至已覆盖至附近村庄。

    集聚区运作4年以来,溪村的茶叶生产已逐渐形成产业化模式,为当地茶农免费进行青叶采摘标准化培训后,集聚区专注统一制茶,当地茶农专注采摘青叶,并把青叶售卖给茶叶专业合作社,具有生产、加工和销售一条龙功能。因为集聚区炒制的茶叶质优价高,青叶最高收购价每斤达到60元,不再制茶的茶农竟然靠着采摘青叶提高了收入。而村里目前将近一半的闲置茶机,又大大缓解了春茶用电的紧张局面。(茹继英 谢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