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好水孕“最好喝”的“固始茶 ”

发布时间:2014-11-25    热度:

“中州南屏吴楚障,江淮中分天地合。”这两句诗是对大别山区地理位置的真实写照,而位于豫东南的固始县就是这大别山画屏之中最美的部分之一。

固始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的美誉。20多年前,固始就被命名为“国家级农业生态示范区”,驰誉中外的“固始鸡”,“固始萝卜”,柳编,蚕桑,茶叶等固始特产品、小吃就有数百种之多。一方水土滋养了一方人,一方人又盘活了一方的特产。人成了土地的主人,也用这些特产打造出了这片土地的名片。

仅就茶叶而言,固始茶叶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它是“淮南茶”信阳毛尖的重要组成部分,享有很高的声誉。近年,颇受当地“茶君子”称道的一种新品种茶叫“野茶”。“野茶”,即未施任何化肥农药而种植、加工的原生态荒茶。这种茶乍看起来外形不太美观,没有细嫩的叶芽,但经过茶农和制茶师的精心加工,野生茶叶的内在品质得到充分发掘,色香、味、更独具特色,其形如兰花、香如幽兰、汤色清亮、滋味浓醇,因而成了当今茶叶市场的一大抢手产品。

野生茶从自生自长自灭,到成为消费者的首选,给茶叶生产者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要想做好茶,卖好茶,必须先得种好茶。所以,从经营管理理念上讲,这里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能;从生态上讲,这里潜藏着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人间仙境----华东地区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大别山。从地理上讲,这里占有着无与伦比的自然气候带----秦岭、淮河、江南江北分界带。从饮茶习俗上讲,这里培植了一个优异的茶叶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和秘方。

为了打造“最好喝”的“固始茶”,翰墨茶园茶叶文化公司不惜耗费多年宝贵时间,斥巨资,承包了固始县段集乡曹家寨大山上千亩新老茶园,又多次去杭州中国茶叶研究所学习种茶、制茶、评茶、茶艺等知识,并数次走访大别山周边茶界专家、民间高人、老总、茶农,最后得出以下几点浅薄的

其一,天时、地理、人和三才兼得。

大别山处于亚热带季风内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所以,信阳产茶区占据了中国茶界生长气候最得天独厚的区域。这里茶树生长一年有两次休眠期,加上这一地带昼夜温差大,而山区尤甚,为茶叶生长提供了两个积蓄营养的过程。如果不采夏秋茶,茶树修整后从当年夏季进入了夏眠期,就不再发芽抽枝,直至第二年春才发新芽。这一漫长的过程,如果为茶树施肥,一是造成浪费,二是迫使其继续生长,消耗其固有的营养和能量,三是夏秋茶价格低,没人采摘,还得继续修剪,多劳而无益,对明年名优早茶产量、质量影响很大。当地群众经过多年种植总结了一整套经验,即“只采早春茶,不采夏秋茶”,这样早春名优茶品质才能更好,产量更高,价格的升值空间才更大。好的明前单芽毛尖一般一市斤价格都在五百到一千元之间;二是五月份修剪,六月份伏耕间作农作物,既可立体种植,又可保护水土、泥肥不会太多流失。三是阳崖阴林,阴坡草坪。也就是向阳面茶园多种树木,使树荫庇护茶园,防止茶树强光直射,容易变异,影响品质。背阴坡面多种草,防止冬季寒风吹冻。四是重修深剪,不让茶树长得过高,其好处一是集中营养,早春便可以采摘粗壮肥厚的好芽叶,另一是少消耗营养,不需施肥,能使芽叶在整个四月份采得好原料。五是树高冠大,枝条稠密芽子细小的原料做出的茶,其内质肯定会滋味淡薄,汤色浅黄,香气不能持久,叶底纤细、软薄,淡黄,且干茶比重较轻。如果火工及其他工艺再不到位,便没了味道。只有粗壮的芽头、厚实的叶杆、加之缓慢的生长,阳光雨露才能滋润的时间长,其内含物质(包括芳香类物质、多酶类、各种矿物质、氨基酸类物质)才能丰富,沥出的汤水必定很浓厚,滋味也才能醇,香气浓才能持久。至于叶底是大一些也就无可非议了。泡开的茶形是粗大了许多,但这一点也正是它形成品质、承载品味之所在。龙井、毛峰、铁观音为什么那么受欢迎,不就是因为有着好汤、好色、好味道吗?而有谁会说这些茶叶片大呢?

用“五因子”法去评分,绿茶的叶底只占十分,也是最好的说明,即外形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还是内质。

就我个人的看法,制作出消费者喜爱喝的好茶,这是每个茶工作者的共同心愿。而如何让每个人都满意还带有许多主观意识在内。茶叶从茶场进入市场后,经营者与制作者的目的是不相同的。前者只管卖掉取利,而后者始终惦记着产品的质量会不会让顾客满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小家碧玉是美,而铜板铁琶也是美呀!大野茶就是固始茶的一大特色。

其二,茶容天下,集众美,广益矣。

产于信阳毛尖原产地的固始牌信阳毛尖,它既遵循了信阳毛尖的传统制作理念和工艺,又有别于信阳市各产茶区的信阳毛尖的外形与内质。它已向着粗放型和实用型迈出了一大步。而就在这一步之遥的意念间,兼容了茶界天下。可以这样比喻并不夸张:它们既讲究外在的美,又讲究内质的美;既要优质的外形,让消费者喝后赞不绝口。如何才能将这一矛盾协调解决好呢?

聪明的固始茶人正在着手解决这一棘手问题。他们首先从研究中国茶叶历史上和现代名优绿茶入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陈淋子镇九华山茶场就聘请安徽省农学院茶叶专家们为固始设计“九华山”牌信阳毛尖,当地称“寸甩条”,即外形细紧圆直,汤色嫩绿明亮,滋味干爽绵厚,香气淡雅清幽。可谓“形如兰花,香清益远;色似秋水,味甘尤绵”。属于信阳毛尖的放大。1984年,固始籍茶叶专家祝学义先生为研究日本蒸青茶及茶园建设,曾东渡日本潜心学习一年多时间。回国后,借鉴中国传统西湖龙井、黄山毛峰、信阳毛尖与日本蒸青茶的工艺,为“仰天雪绿”研制定型扁形茶,其扁平秀挺的干茶外形,翠绿油润的色泽,嫩绿明亮的茶汤,醇厚干爽的滋味,淡淡的兰花香气和形如兰花的叶底,曾数十次荣登全国和世界茶联合会的金奖宝座。

2009年春,翰墨茶园茶业文化有限公司不惜重金聘请江苏苏州生产碧螺春茶技师陈英良、信阳毛尖十大炒茶师之一王代合、安徽金寨县制茶能手曾庆海、叶宗堂等人,组成研制小组,对“翰墨茶园”牌名茶做定型设计,试制出以“碧螺春”优美的卷曲外形和碧绿的色泽为基础与信阳毛尖的传统手工艺烘制相结合,在采用该茶场原生态荒野30余年老茶树一芽一叶为原料,以精湛的工艺精益求精的技术要求,使“翰墨茶园”有了自己的形态与品质标准,因而在第十七届信阳茶文化节上荣获银奖,第八届“中茶杯”获一等奖。其“黑涧石崖”牌山野茶于2008年世界茶联合会举办的第七届国际名茶大赛(韩国)荣获金奖。该产品就是以大干大枝的纯野生原料结合黄山毛峰、西湖龙井、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的生产工艺,扬长避短,精制而成的。

该公司在开发研制新产品的同时,更注重茶与文化的结合,以书画专业术语注册了一系列商标名称,如“悬针”、“垂露”、“紫毫”、“摩崖飞白”、“鱼子金”等,并各自设计出惟妙惟肖的茶叶外形,既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又为信阳毛尖地方品牌的发展,为做好做精固始茶带了个好头。

还有很多茶场,他们在生产制作过程中既按信阳毛尖传统制作程序,又在杀青、揉捻到理条都有别于信阳毛尖的指标要求,特别是改善了揉捻的时间与轻重,理条的大小与粗细,汤色的嫩绿明亮程度以及栗炭复火的加工方法与技巧等,同样可以使我们县的茶叶保持口感和香味的统一。如十八盘、皇姑山、妙高茗茶、青峰云雾、黄岭、五岭、紫阳洞等茶场,虽各自组织生产,却都能达到异曲同工之妙。其色香味与以上诸家都能保持一致,这正是形成“固始牌”信阳毛尖特色和风格的中坚力量。

三、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生产;山场、茶场、市场一条龙经营,为固始茶叶一大特色。

固始县从茶园种植面积上讲,没有本区的商城县、新县、平桥区、河区及金寨县、大悟县、英山县、麻城县等大别山区周边县种植面积大,但是,我县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就已经打破了零散的、小笼型的各个庭院加工局面,向着规模型、集约型、规范化的“龙头型”生产加工格局达标升级。据统计,我县南山五个产茶乡中,就有两家“中国茶行业百强企业”,中国驰名商标一家,河南省著名商标四家,信阳市知名商标七家,注册茶叶商标52个。QS认证八家,有机茶认证四家,市级龙头企业七家。其中九华山、仰天洼、十八盘、黄岭、皇姑山都拥有万亩以上茶园和网络管理体系,带动合作社茶农三万多户。其一流生产设施,一流生产基地和精湛的生产技术,堪为固始众多茶场中的“龙头”。其茶叶制作的标准化、规模化程度是周边各县茶场所不多见的。这也是固始茶好喝的另一原因。

几年来,随着茶叶市场的兴盛和固始茶的美誉度的提高,传统的、原生态的有机山野茶群体品种,也被茶商、茶场、茶农们视为珍宝。过去大面积荒野茶园又焕发青春活力,渐露头角,被人们纷纷承包经营,加之2006——2010年三年里地方政府投巨资,协助茶场、茶农新植茶园七万余亩,其中无性茶1.2万亩,现已成为信阳毛尖的主要产区之一。

如何持续确保固始茶的优异品质,并做强做大茶产业并使之产业化,这是摆在固始县特产局及茶叶协会面前的一大课题。在近几年不断扩大茶园种植面积,增加生力军的同时,县职能部门协调各茶企、协会和茶农,做了相应的调整:茶园种植生态化,茶叶加工标准化,市场经营多元化,企业管理科学化,品牌定位特色化。着力打造了以御用贡茶为特色的皇姑山茶场的“玉叶香”牌高级毛尖,有以佛茶为特色的“妙高茗茶”;有以茶文化为特色的“翰墨茶园”牌曲毫、野茶;还有以高山云雾历史传说为特色的十八盘、黄岭、五岭、紫阳洞等毛尖茶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成为信阳毛尖重要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