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产业发展的“科技引擎”

发布时间:2014-11-13    热度:

  作为国饮,茶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也形成了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产业,但近年来,由于“洋饮料”大举进入国内市场,茶产业受到了巨大冲击。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安徽农业大学便率先在全国组建了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开展了一系列创新研究。前不久,该团队被中组部、中宣部、人社部与科技部联合表彰为“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团队带头人、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宛晓春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中国茶造福百姓,走向世界。”

  破解茶叶基因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国茶产业该往哪里走?团队深刻认识到,要想洞悉茶产业的未来,必须明了茶叶的秘密。

  茶叶的品质、香味、口感取决于茶树基因组信息及其表达。由于茶树自身特性的限制,茶树基因组学与功能基因研究相对迟缓,但这是揭示茶叶“内在秘密”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为此,团队集中研究力量,启动了茶树基因组研究计划。同时,还进一步开展了茶树全器官转录组与功能表达谱研究。目前国际公共基因数据库中茶树转录组信息的1/3由团队提供,这项研究大大加快了茶树功能基因发掘进度。

  茶叶味苦,影响了茶饮料产品的开发与利用。酯型儿茶素是导致茶叶味苦的主要原因,但这一类型儿茶素是如何合成的,长期困扰着茶学界。团队经过艰苦攻关,从酶学角度证实了酯型儿茶素合成途径的存在,为开展儿茶素生物合成的基因调控与代谢工程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基础研究很难在短期内见效益,却是技术创新的源泉和产业变革的先导。秉承这种理念,团队始终坚守基础研究的核心地位,潜心攻关,为茶产业指引方向。”团队带头人夏涛如是说。

  打造质量安全体系

  “既要让老百姓喝得放心,又要适应国际通行的质量标准,这是茶产业发展的关键。”团队成员张正竹深知茶业安全的重要性。从育种、栽培到产品,团队探索建立了绿色防控、清洁化加工、品质控制、质量监控一体化的质量安全体系,提升了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传统的制茶方式主要靠手工,不仅难以保证清洁,质量也难以保证,更跟不上产业化生产的形势。团队综合使用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等技术,于2006年研制成功国内第一条炒青绿茶初制清洁化生产线,加工全程无污染。机械化生产的优势,既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也保证了茶叶加工的质量。以此为基础,研究团队相继开发了四种典型名优绿茶清洁化生产线成果推广到全国15个产茶省广泛使用。

  “产业发展的瓶颈,就是我们攻关的方向。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要研究什么。”团队成员韦朝领说。团队通过大量检测鲜叶中的各种成分,建立了一套鲜叶品质评价模型,利用红外线扫描鲜叶得出的光谱信息,与评价模型进行比对,能够对鲜叶质量进行快速分析和适度分级。针对茶叶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加糖、加米糊”等做法,团队还开发出了快速检测设备;针对机械化生产过程中“杀青”水分的控制,研制了自动水分检查仪。

  振兴安徽茶产业

  安徽是产茶大省,但茶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012年,宛晓春、夏涛向省政府提出“关于加快推进安徽省茶产业发展的建议”。建议得到省领导的高度重视,茶产业振兴计划与“粮食三大行动”一并列入省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

  团队及时制定了“服务安徽省茶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围绕制约安徽茶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振兴安徽茶产业具体的技术路线。

  安徽半数以上茶园是上世纪70~80年代开垦的,多为低产老茶园,制约了茶叶产量、品质的提高和机械化采茶的推广。团队通过离子诱变结合杂交和系统选择等传统方法,选育了3个国家级品种、4个茶树新品系,在重点茶园广泛推广应用,并通过研发的新茶树扦插快繁技术,使得茶苗繁殖系数、苗圃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提高一倍。

  团队把技术与人才作为提升安徽茶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深化同地方政府、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黄山市、六安市、岳西县等多个地方政府茶产业战略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团队与谢裕大、祁红茶业、汪满田等20多家省内茶叶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新产品开发,对基层农技人员开展技术培训,每年培训1000人次以上,促进了茶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茶农增收、企业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