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是个被自然之神眷顾的地方,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孕育出了独具“岩骨花香”的杯中极品——武夷岩茶。岩壑幽深、雾雨弥漫的山峦之间,茶树或分布在溪流两侧,或藏身在幽深的涧底,或附在岩壁山峦的想、缝隙中。岩茶飘香,闻香识路,以“茶”为媒,我们结缘武夷山,寻觅茶影芳踪……
章堂涧
初遇章堂涧
章堂涧是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内最长的一条峡谷,涧中流水常年潺 、清澈而甘冽,谷地平坦幽深,宽窄曲折。进入章堂涧,两侧沿途群峰夹峙,涧北有霞滨岩,涧南有北斗峰、钟鼓岩。霞滨岩气势奇伟,赤紫色的岩体层叠斜裂,行程隙穴,崖中往时有茶厂三家(上、中、下厂)伊崖而建,20世纪中期,为保护景观,茶农逐步迁出。
溯章堂涧西行约1公里,再拾阶北上约500米,即达水帘洞。这是一个由于岩体崩塌而形成的巨大凹洞,危岩斜立,崖顶斜出,顶部一缕山泉飞泻而下,山风吹过,散成一道天然雨帘。水帘洞内有一木建筑,名“三贤祠”,始建于宋朝,以纪念南宋理学家刘子、朱熹及刘甫在此授徒讲学,几经修葺,现之建筑为民国十二年重建。
水帘洞南一岩西低东仰,如蟒蛇横亘于章堂涧北,名“瑞泉岩”,岩麓有几处旧茶厂遗迹。武夷山古茶厂多是茶园、茶厂结合。茶园以岩划分,茶厂依岩而建,茶园遍布景区,茶厂也遍布景区峰岩涧谷。现在茶厂已迁出景区集中生产,但景区内仍留下众多遗迹,星罗棋布。
流香涧
再见清凉峡
穿过章堂涧,只见一条南北走向的峡谷,这里就是清凉峡。谷底小溪清澈见底,注入章堂涧。此峡谷南起倒水坑,北至章堂涧,全长不足千米,但以幽邃称奇,涧水两侧茶园遍布,佳境成趣。
进入清凉峡,东向一峰平地拔起,巍然耸立。因其岩体呈灰白色,莹洁清润,宛如一根顶天立地的玉柱,故名玉珠峰。玉珠峰北侧的峰腰尚存石阶,从石阶尽处架梯可上峰顶,传说朱熹曾在封顶居住读书。
溯清凉峡南行约600米,一段犹如狭小街巷般的峡谷跃然眼前,这里有个很美的名字——流香涧。由于特殊的地貌发育和流水侵蚀作用的影响,流香涧两侧石壁如墙,直立夹峙,峡谷宽度仅1米多,长约百米。涧中青藤垂曼,兰花飘香,涧水清澈潺 ,山风穿峡而过,使人顿感清凉透体,爽身惬意。
九龙窠
终到九龙窠
出流香涧,经倒水坑,由袭芳峡东折,沿茶园小径翻过一座小山岗,就来到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九龙窠。九龙窠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峡谷,两侧依次排列着9座峰岩,独特的地质节理使岩脊高低起伏,宛如9条巨龙,栩栩如生。九龙窠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为武夷岩茶创造了优越的生长条件,造就了诸多的武夷岩茶名丛精品,著名的有半天腰、不见天、不知春、水金龟等,而有茶中之王称号的“大红袍”更是闻名世界。
进入九龙窠,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悬崖峭壁上盆景式的古茶园生长着6株古朴苍劲的茶树,这就是驰名中外的“茶王”大红袍母树。这几株“大红袍”已有340年的历史,它树形苍老,分枝繁茂,叶呈深绿,嫩叶为紫红色,叶肉厚而脆,叶背生有短绒毛。成品茶的色、香、味特佳,岩韵丰厚无比,回味无穷,而且还具有神奇的药用功效,人称“天产绝品”。
由九龙茶亭东行数十米,有一处因岩体崩塌、流水侵蚀形成的小景,这里怪石嶙峋,流水潺潺。春夏雨季之时,山水泻入涧中,汇集成流,流到此处跌落而下,而后注入一窟成潭,这里就是九龙涧——九龙窠之源。
过九龙涧,峡谷稍宽,谷地平坦,这里就是武夷岩茶名丛园。茶叶名丛源于品种,高于品种,且拥有独特的个性,为武夷岩茶平添不少韵趣,武夷山是茶叶名丛的王国,现名茶园中种植的有36种武夷岩茶珍贵品种、名丛,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让我们在范仲淹的武夷茶诗中结束我们此次的寻茶之旅,期待与武夷山的再次相约。
温馨贴士:
以“武夷茶道”为主题的第五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暨武夷山茶节,将于11月25日—27日在武夷山举行。
此届茶博会将突出“武夷茶道”文化,举办欢迎茶宴、海峡两岸文艺晚会、展览展销、海峡两岸农业投资贸易洽谈会、海峡两岸武夷茶道高峰论坛、茶商对接会、海峡两岸茶界民间斗茶赛、欢乐茶城等9个专场活动。
武夷山还将在度假区的大王峰路沿线主干道开设“十里茶肆”,免费招待过往的游客与行人。此外,首部以武夷山茶为主题的高清电影《茶王》将在茶博会期间举行首映式。敬请期待。